4月27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冯对平教授团队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祁小龙教授团队相聚腾讯会议,围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开展了一场深度学术交流,会议由冯对平教授主持。

祁小龙教授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在慢性肝病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他在致辞中讲到,冯对平教授团队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交流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期待未来能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共同参与多中心科研项目,合力攻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
随后,李金玉博士汇报了冯对平教授团队最新研究进展,展现了山医大一院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领域的扎实积累与创新探索。祁小龙教授对团队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技术难点和未来方向提出宝贵建议,为团队下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学术分享环节,祁小龙教授团队的刘川博士、向奕博士、刘尚豪博士分别就超声定位显微镜技术评估TIPS术后早期门静脉压力梯度(PPG)、中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病例注册登记研究(CN-TIPS)以及《中国居民肝脏健康促进项目(LiverHome)》进行了精彩汇报,这些前沿研究成果体现了祁小龙教授团队在慢性肝病领域的深厚实力,更彰显了对科研创新的孜孜追求。

会议汇聚山医大一院、山医大二院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包括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感染病科及超声医学科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与研究员,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学术氛围。近两小时的讨论环节,双方围绕门静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诊疗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等核心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并在联合课题设计、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为未来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会议不仅是山医大一院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科研合作上的新起点,更是山西省肝病研究领域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标志。未来,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多学科协作、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疗水平的提升,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祁小龙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大医院院长助理、肝病中心主任。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慢性肝病联盟专家组组长。CHESS 创始人、指导委员会主席,PH&C创始人、期刊主编,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门静脉高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专注慢性肝病诊治新技术研发及转化研究,发表SCI论文181篇,影响因子1800余分,他引7000余次,牵头制定指南共识5 部,获亚太肝脏研究学会Rising Star Award,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第一届“华夏青年医学科技奖”。
制作:朱虹瑾
初审初校:冯对平
复审复校:张君
终审终校: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