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骨质疏松已成为糖尿病又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
糖尿病更易并发骨质疏松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指以高血糖和骨密度降低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研究报道,糖尿病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在高血糖的持续刺激下,可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使骨质出现脱钙现象,增加骨质疏松风险,高血糖及其相关的高渗也抑制与成骨细胞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此外,一些降糖药物也可增加糖尿病人群的骨折风险。而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并伴有骨微观结构改变,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后病情更为复杂,不仅需时刻警惕控糖不佳带来的并发症风险,还要担心骨折随时发生,导致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防治尤为重要。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易被忽视
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增长,糖尿病病人出现腰背部疼痛、驼背、身高变矮、四肢无力、小腿抽筋、四肢麻木等症状,这些症状极易被忽视,严重者可出现自发性骨折或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挤压、跌倒等情况)发生骨折,骨折的部位以胸腰椎、髋部及腕部等处最为多见。
积极预防和治疗是关键
积极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低血糖、糖尿病并发症,都会进一步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首要防治措施。因此,严格控制血糖对骨质疏松至关重要。通过饮食、运动以及在医生指导下用合适的降糖药,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是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最根本的方法。
改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要进行适当户外活动和日照,通过运动,一方面可以改善血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骨骼的强度和肌肉力量。但在运动时,要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推荐时间段为每天上午9-10时或下午3-5时,这个时间有充足的日照,每次运动时间为30分钟,同时要避免吸烟、酗酒和喝浓茶。
正确补钙和维生素D。糖尿病患者应摄入含钙高的食品,含钙高的食物有鱼虾类、牛奶、酸奶、豆制品等,如需药物补钙,应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剂型。在补钙同时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和在骨骼沉积。维生素D的来源除了应用相应药物以外,多晒太阳,多在室外活动也是有效增加维生素D的供给和摄入的好方法。
糖尿病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但是广大糖友对它的重视程度仍远远不足。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反复抽筋、腰痛、身高变矮等危险信号时,一定不能忽视,尽快做骨质疏松的筛查、检测骨密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王彦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