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新冠感染人群逐渐增多,虽然大部分都表现为轻症,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肺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留有咳嗽、乏力、体力不如以前等症状,还有部分患者总是不停地咳嗽,并且感觉有痰咳不出来,通过积极进行气道廓清技术,可以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尽早恢复。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气道廓清技术。

利用物理或机械方式作用于气流,帮助患者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排出,或诱发咳嗽使分泌物排出。
(一)纤毛的运动功能

(二)有效咳嗽

(三)气道分泌物的流动性
(四)通畅的气道

黏液纤毛功能受损或咳嗽机制损伤及排出气道分泌物困难的患者。气道廓清技术能增加气道清除能力、改善气体交换级预防肺部感染,早期应用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
生命体征不稳定,烧伤,开放性伤口,以及胸部的皮肤感染,近期安装心脏起搏器,肋骨骨折(特别是近期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肺栓塞,脊柱不稳,心绞痛等。
训练时机:餐前或餐后至少30分钟至一个小时后。
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病情轻重、耐受程度、呼吸模式、呼吸深浅及频率、治疗环境,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移除痰液
(二)减少气道阻塞
(三)改善通气
(四)优化换气功能
1. 有效咳嗽训练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反射性保护动作,借助咳嗽反射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当呼吸道黏膜上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引起咳嗽反射。
无效的咳嗽只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消耗体力,加重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因此,控制无效咳嗽,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和时机是非常必要的。
(1)有效咳嗽训练技术(5步)
①进行深吸气,以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
②吸气后要有短暂的闭气,以使气体在肺内得到最大的分布;
③关闭声门,进一步增加气道中的压力;
④增加胸内压,这是在呼气时产生高速气流的重要措施;
⑤声门开放,当肺泡内压力明显增高时,突然将声门打开,即可形成由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一次吸气可连续咳嗽3声。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呼出。
(2)有效咳痰注意事项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先用雾化吸入祛痰药(氨溴索注射液、麋蛋白酶)稀释痰液。心肾功能良好者每日饮水1500ml以上,避免甜食。
避免阵发性咳嗽,连续咳嗽声后应注意平静呼吸片刻。有脑血管破裂、栓塞或血管瘤史者应避免用力咳嗽。
时间的选择:进餐前2小时或餐后2小时,持续鼻饲病人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鼻饲。
有伤口者,双手或枕头按于切口两侧、减轻疼痛,若出现紫绀、气促、痰液梗阻、立即吸痰吸氧。

2.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

ACBT的操作简单,能使肺段分级更深处的分泌物排出,避免因咳嗽用力使患者的颅内压增加。
研究表明,ACBT有助于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可减少再次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自主引流(AD)
(1)目的:
最大限度增大气道内气流,改善通气功能并清除粘液。患者在不同肺容积位进行平静呼吸,以松动、聚集、排出痰液。
适用于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慢性气道阻塞、身体虚弱不能咳出痰液、胃食管返流患者。
(2)技术要领:
(3)1)由浅到深进行缓慢呼吸,保持上气道(口腔+声门)开放:
2)屏气2-4s,屏气有利于气体在各个肺段内达到更均匀的充盈;将患者的手置于相应部位,让其感知黏液被移除:
3)在分泌物被移至大气道前,不主张优先进行咳嗽。
4)通常采用坐位或者仰卧位。
4. 舌咽呼吸(GPB)
(1)适应证
由唇、舌、软腭、咽和喉构成的一连贯动作,适用于吸气肌无力或瘫痪引起的肺活量下降,或不能进行有效咳嗽的患者。
(2)步骤
1)张口吸气(练习鼓腮)
2)舌上抬挤压向下推空气(舌头后退)
3)用力关闭口腔
4)完成吞咽
(3)注意事项
正常呼吸的取代,在呼气前需要大概6-8次吞入;用于清除分泌物时,需要10-25次吞入,来获得最大肺活量;当气体充盈患者胸腔后,可由治疗师或患者自行按压胸腔将气体排出;若患者存在机械通气依赖,可以增加安全保证。
4.体位引流(PD)
是依靠重力作用促使各肺叶或肺段气道的分泌物引流至大气管,再配合正确的呼吸和咳嗽,将痰液排出的方法。
原则:抬高患肺位置,使引流支气管的开口方向向下。
适用人群:支气管-肺疾病有大量痰液的病人。
(1)禁忌证:
颅内压(ICP)>20mmHg头颈部受伤稳定前活动性出血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活动性咯血脓胸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大量胸腔积液肺栓塞颅内压增加。
(2)注意事项:
1)每次引流一个部位:一般5-10分钟,如有多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要超过30-45分钟,以防造成病人疲劳;
2)在体位引流时,鼓励病人做深呼吸或者有效咳嗽并辅以叩击震颤,促进痰液排出;
3)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若出现喀血、发绀、呼吸困难、出汗、脉搏细速、疲劳等情况,立即停止引流。
4)治疗频率:一般情况每天上、下午各引流一次,痰液较多时可增至每天3-4次。
5)体位引流期间应配合饮水、支气管湿化、化痰、雾化吸入、胸部的扩张练习、呼吸控制等措施增加疗效;
6)因为夜间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易在睡眠时储留,宜在早晨清醒后做体位引流;
7)时间:饭后1-2小时或饭前1小时进行头低位引流。

叩拍、振动、摇动和压迫(Clapping, Percussion,Vibration)
(1)叩拍:
①体位:侧卧或坐位。
②方法:护士手指并拢,掌心空虚呈空杯状,与病人呼气时在与肺段相应的特定胸壁部位进行有节律的快速叩击(80至100次每分钟),运用腕关节摆动在引流部位胸壁上轮流轻叩,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每一部位叩击2至5分钟。
③原则:从肺底由下至上,从外向内,背部第10肋间隙,胸部第6肋间隙开始。

(2)震颤紧跟叩击进行,不适用婴幼儿和儿童
其方法是双手交叉或重叠取位于肺底部并压紧指导患者作深呼吸,在病人深吸气后缓慢呼气,在呼气末做快速轻柔的抖动,连续3-5次,频率120-130次/分,可增加肺容量和呼气流速。

(3)摇动:手放在需要引流的肺叶上方,指导患者深呼吸。在吸气末到呼气末,用缓慢有节律的弹动按压胸壁,肋骨骨折及胸部创伤患者禁止摇动。
(4)压迫:呼气时进行胸壁压迫。术后,对伤口进行支撑保护,有利于呵气或咳嗽。
(5)注意事项:
1)至少在饭后2小时进行或者餐前30分钟,以避免发生呕吐。
避开乳房、心脏、脊柱、骨突处、肾脏。
2)注意叩击的力度,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原则,用力不可过猛,以免肋骨骨折、肺泡破裂。
3)同时鼓励病人有效咳嗽。
4)根据其耐情况,操作可持续5-15分钟左右,加震颤共15-20分钟,每日2-3次。
5)操作中出现呼吸困难与紫绀,立即停止,吸痰、吸氧。
1. 呼气正压(PEP)一个面罩(或咬口)和一个连接呼气阻力器的单向活瓣组成。一个压力计用于测量压力。
潮气呼吸,轻微的主动呼气通过一个阻力器在呼气中段产生10-20cmH2O的压力以维持气道开放,肺容积的增加使得气体绕到引起小气道阻塞的分泌物之后,以协助这些分泌物的移出。可用于认知功能受损(只需要很少的注意力集中)和气管软化症(呼气过程中维持气道的开放)的患者。
2.震荡呼气正压(OPEP)
OPEP治疗装置是用一种机械的方式打断气流,和一个呼气阻力器在潮气呼吸的呼气段产生一个震荡气流。震荡气流可以降低黏液的黏弹性,更有利于黏液的排出。
3.高频胸壁压迫(HFCWC)
一个可充气的背心用于给外胸壁提供高频和小容量的呼气脉冲。短而快速的呼气脉冲(频率为2-25Hz)会产生一个经呼吸道的负压,以松动、聚集和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
4.肺内叩击通气(IPV)
肺内叩击通气(Intrapulmonary Percussive Ventilation):吸气时,注入短而快速的脉冲气流,进入开放的气道以产生一个经呼吸道的正压,依赖于胸壁的弹性回缩力引起被动呼气。这种方法有利于增加纤毛的清理能力。

5.机械辅助咳嗽(MCA)
咳嗽无力患者可选择机械辅助咳嗽。吸气时提供正压使潮气量有轻微的增加,接着给予负压以排出气道分泌物。经典的做法是,5个正压(吸气)、负压(呼气)呼吸循环接着一段时间的正常呼吸或20-30秒的通气,以避免过度通气。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直到没有其余痰液排出时停止。
在近几十年内都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肺部疾病及呼吸神经功能障碍的最基础治疗方法之一,但是临床上常用到的治疗方法多属于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如拍背、体位引流,对于现代化的方法如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发引流、PEP、OPEP等却应用得很少,首要原因可能是相关知识普及不足,我们的目标是尽量使未来的肺康复方法多样化,治疗效果最大化。
目前,气道廓清技术的干预方法很多,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配合度、舒适度等选择适合于患者的气道廓清技术或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