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漫进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疝与腹壁外科的病房,9床的患者老李正望着窗外发怔。想到第二天的手术,一片薄薄的愁云萦绕在他心头,这时,身后传来轻轻的书写声,他转过头,看见护士小赵正在那块每日更新的留言板上写着什么。

留言板上,几行工整又活泼的字迹映入眼帘:“今晚12点后,就和美食与水暂别哦,空腹是手术成功的小助手。”“准备好盐袋、毛巾、护理垫和小便壶。”“明早贴身穿好病号服,在病房等待手术室护士接您。”“如果您不是第一台手术,护士会给您进行术前输液。”字句旁还配了可爱的手绘:微笑的卡通护士、明亮的太阳,右边还有个挥着拳头喊“加油”的小人,仿佛下一秒就要从板子上跳出来,为老李打气。

小赵一转身,见老李正看得入神,便走上前轻声问:“李师傅,这些注意事项都清楚了吗?有没有不明白的?”老李指着那个加油小人,眼角泛起笑意:“这板子一打扮,我紧张都少了一半,你看这小太阳,明天手术一定顺顺利利。”
夜深了,老李按留言板的提示备好物品,躺回床上。一抬眼,就能看见那块板子——护士、太阳、加油的字样,在夜色中格外温暖。习惯了刷手机的他,第一次觉得这手写手绘的心意格外动人。原本冷冰冰的术前流程,变成了一场有温度、有陪伴的康复之旅。



这块小小的留言板,成了病房里最暖的一角。
这样的变化,源于今年九月份科室护理质控会上的一次讨论。护士长发现,尽管反复向患者讲解住院须知和手术注意事项,不少患者——尤其是年纪大、合并多种疾病的老人仍然容易遗忘,尤其是服药、检查注意事项、手术准备等叮嘱过的事情很快又忘了,如何把关键信息“留”下来、让宣教“活”起来,成了团队思考的重点。
于是,血管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护理团队开始尝试用俏皮温馨的语言撰写个性化健康提示,配上简单明了的手绘插画,这是继“解剖健康手绘”科普活动之后,科室在护理服务上的又一暖心升级。每一笔图画、每一句叮嘱,都藏着护理人员的心意:既清晰传递知识,又用童趣与顺口溜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鼓励。
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感受,血管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护理团队正用这样的细节传递温度,为打造有温度的医院默默添砖加瓦,让病房的每一处,都充满治愈的力量。
供稿:血管外科 赵悦 梁芳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王贵明
复审复校:张君
终审终校:程红
发布:董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