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加入收藏 |
医院首页 医院介绍
前进院区
新闻中心
医疗关注
科室导航
医师介绍
服务患者
党建专题
教学科研
公益活动
医院公告 媒体眼中的山医大一院 清廉医院建设 党纪学习教育

核心理念: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 核心价值观:生命至上 甘于奉献。医院氛围:同心同德 共谋发展。管理理念:精细高效 务实求新。人才理念:五湖四海 和衷共进。服务理念:竭诚礼爱 臻于至善。愿景:打造全国一流并在国际享有声誉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展开菜单 展开菜单新闻中心
展开菜单 展开菜单视频新闻
推荐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是: 医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举办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风湿免疫学专委会第二次学术会议
 
2025-05-14 09:46
来源:风湿免疫科
作者:闫成兰
图片:
发布:董希秀
访问量:

5月9日,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举办的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风湿免疫学专委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在太原市召开,23名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南昌、西安、内蒙古等地的省外知名专家和100余名省内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前沿进展、临床诊疗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

大会开幕式由山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闫成兰副主任医师主持。大会主席、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会长温鸿雁教授致开幕辞,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及风湿病学医师分会会长、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小峰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梦涛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新平,山西省医师协会会长李书凯、秘书长王淑芳,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部部长郑书谊、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总经理吕磊、山医大一院副院长施熠炜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曾小峰会长指出,未来医学研究将以免疫、代谢以及肿瘤为重点,其中风湿病学在免疫机制研究、慢性病管理、跨学科整合中的贡献奠定了其在现代医学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精准医疗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风湿病专业将继续引领未来医学的突破。

李书凯会长讲到,风湿病学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肩负艰巨使命,号召专业委员会以更高的学术站位和更强的使命担当,亟需学界同仁凝心聚力,共同推进山西省风湿病诊疗体系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郑书谊部长讲到,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风湿免疫学专委会在党建引领下取得的创新发展成果,是“智创山西”战略在医学专科建设中的标杆示范,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与技术平台的双重优势,切实筑牢三晋百姓风湿免疫健康防线,为健康山西建设注入新的专业动能。

施熠炜副院长指出,医院高度重视风湿免疫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投入、设备升级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本次会议汇聚行业精英,期待精彩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进一步推动学科创新发展、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希望与会者在会议中收获丰硕,共同促进医学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本次大会共设1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内容涵盖前沿进展、指南更新、罕见病突破、治疗革新以及本土化探索五大板块,结合中国患者特点与医疗现状探讨风湿病学未来发展方向,优化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与治疗方案选择。

聚焦SLE诊疗前沿,共筑规范与创新——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进展与学术突破

北京协和医院李梦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鸿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莫汉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冠民等专家联袂呈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专题学术盛宴,围绕SLE规范化诊疗流程展开深度解读,针对SLE临床热点与学术前沿进行多视角探讨,内容涵盖疾病机制研究、靶向治疗进展、共病管理及长期预后优化等议题,分享了全球风湿病学领域的最新突破,推动了我国SLE诊疗水平的同质化提升,促进科研与临床转化的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助力中国风湿免疫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聚焦RA诊疗规范与老龄化挑战——类风湿关节炎个体化治疗新策略

北京协和医院田新平、山西白求恩医院张莉芸、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池淑红、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霍月红等专家围绕类风湿关节炎(RA)的规范化诊疗展开探讨,分享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呼吁基于中国人群特征的临床研究,推动诊疗方案的本土化优化,促进RA诊疗向个体化、精准化迈进,为提升患者长期生活质量贡献学术力量。

聚焦罕见病诊疗新突破——风湿免疫领域罕见病诊疗进展与挑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谢其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董凌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梁敏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刘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薛静、山西白求恩医院许珂等专家共同打造罕见病诊疗学术盛宴,深度剖析了风湿免疫领域罕见病诊疗的热点与难点,内容涵盖前沿进展、诊疗优化、指南实践,聚焦系统性硬化症、IgG4相关性疾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等多种疑难罕见病,搭建了高水准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罕见病诊疗水平的提升,推动了山西省风湿免疫学科在罕见病领域的创新发展。

构建风湿病立体化防治新体系——常见病、疑难病与共存病的精准诊疗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叶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罗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戴生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彦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岚、江苏省人民医院谈文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沈海丽、山医大二院茹晋丽、山医大一院傅自力等专家全方位探讨了风湿病诊疗新体系,重点聚焦疾病谱全覆盖、诊疗全流程优化和学科全方位发展,通过多学科视角碰撞,推动实现“精准医学”与“全人健康”的终极目标。

数智赋能·专科精进·政策引领——新时代风湿免疫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段新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林智明、山医大一院张春明等专家共绘学科发展新蓝图,系统构建风湿免疫学科高质量发展三维体系:技术驱动维度、学科建设维度和管理创新维度。专家们指出,新时代风湿免疫学科建设需要以AI技术为创新引擎、以亚专科建设为学科根基、以国考+DRG为政策导向,这一发展路径将推动学科实现从“经验医学”到“智能-精准-价值医学”质的飞跃,不仅引领专科建设方向,更将为中国医疗体系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提供生动实践。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临床研究助力学科发展

在风湿免疫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会专家围绕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展开深度研讨,重点聚焦青年医师培养机制创新、MDT模式下的学科定位升级、真实世界研究体系构建、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分级诊疗体系优化和慢病管理科研转化议题,从学科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风湿免疫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建设思路,有力推动学科建设向标准化、体系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闭幕环节,山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程浩对会议成果进行了总结。本次会议以“规范、创新、发展”为主线,创新性提出“AI技术驱动、亚专科建设、政策导向”三维发展模式,为学科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本次学术盛会的举办构建了国家级学术平台,有力促进了跨区域学科协作体系的完善和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流通,实现了前沿科研成果与临床实践需求的无缝对接,在诊疗规范化、技术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必将推动风湿免疫学科实现从“经验医学”到“智能-精准-价值医学”的历史性跨越,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制作:朱虹瑾

初审初校:温鸿雁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

|
|
|
|

解放路院区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主院区)

门诊咨询:0351-4639766     1号住院楼:0351-4639800    5号住院楼:0351-4867333 

8号住院楼:0351-4867363    病案室:0351-4639715     医患沟通办:0351-4639019

前进院区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前进路南段35号    门诊咨询:0351-4638055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