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姓名:邓春青 性别:女政治面貌:农工党员学历:博士学位:博士职称:主任医师
博、硕导师:硕导本岗位工作年数:32年
研究方向: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宿主遗传易感性
荣誉称号:山西省三八红旗手
中国农工党优秀党员、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抗击SARS一线优秀工作者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文明和谐职工
2017.8.15-8.16荣获全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团体特殊贡献奖
2017.8.15-8.16荣获全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
2017年度山大一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
学术任职:
1.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全国委员
2.山西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常务委员
3.山西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4.山西省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分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学组副主任委员
5.山西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6.山西省健康协会罕见病专委会常务委员
近五年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1.2022年度“人工肝专项基金”课题(课题编号iGandanF-1082022-RGG005),人工肝的模式选择及预后模型的研究,2022-05至2023-05,经费2万元,主持,结题。
2.“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17ZX10302201),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监测新型试剂的研发,2019-2021,经费30万元,已结题,参与。
3.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2015028,急性肝衰竭HMGB1基因单倍型构建和标签SNPs的筛选,2016-01至2017-12,2.5万元,主持已结题(延期1年2018年结题)。
4.山西医科大学博士回院基金,HMGB1基因多态性在HBV感染人群中的分布(院级,主持),2006.12至2007.12,经费1万元,已结题。
5.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2022年人工肝专项基金人工肝的模式选择及预后模型的研究(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 课题编号iGandanF-1082022-RGG005)经费2万元,已结题。
代表性论著及近五年的代表性论文(限10项以内):
1.邓春青,张缭云,张静娇,等.高迁移率族蛋白基因第4内含子区功能以及1176 G/C多态性对其功能的影响[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7,23(6):459-
463.(第一作者)
2.杨超,邓春青.812例发热患者疾病谱分析[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20,12(29):298-301(通信作者)
3.兰旭,邓春青.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1,37(06):563-570.(通信作者)
4.王一帆,杨艳芬,史诗,邓春青.人工肝治疗次数及模式对肝衰竭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9):20-24.(通信作者)
5.Shi shi,Yanfen Yang,Yuanli Liu,Rong chen,Xiaoxia Jia ,Yutong Wang,Chunqing Deng.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achine learning modal to predict prognosis in liver failure patients treated with non-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J].Frontiers in machine,2024 online doi 10.3389/fmed.2024.1368899(通信作者IF 3.9).
6.Yuanli Liu,Chunqing Deng.Visceral Leishmaniasis Falsely Diagnosed as Viral Hepatitis C Without Febrile Symptoms. 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2024,17:1-5.http://doi.org/0.2147/IDR.S456984(通信作者IF 3.9)
7.杨艳芬,史诗,刘晓芳,邓春青.基于机器学习构建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预测[J].中华消化杂志,2024,44(3):172-178.(通信作者)
8.史诗,杨艳芬,王一帆,陈容,余红梅,邓春青.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列线图预后模型的构建[J],安徽医药;(已录用)(通信作者)
9.贾晓霞,邓春青.误诊为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黑热病1例.中华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杂志,2023,12:(通信作者)
10.Deng CQ; Deng GH; Wang YM*; HMGB1 gene polymorphism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19(31): 5144-5149.(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