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省份,流感病毒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体检测中均位列第一。根据同期流感检测周报,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病毒。
冬季气温偏低,加上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增多,流感的发病比例可能还会进一步增高,特别对于老人和儿童,应注意做好防护,作为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因流感感染住院和死亡的患者众多,需要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视。
什么是“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感染甲流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对大多数轻症患者,甲流的病程通常持续一周左右,但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群体,病程可能会延长,甚至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就诊。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导致,临床症状通常比较轻,传染性弱,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发热程度较轻,全身性症状也比较少,通常一周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出现。
如何合理治疗“甲流”?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青壮年,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休息、多饮水和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对于高风险人群和症状较重的流感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被诊断为流感,要及早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如果患者在流感期间出现其他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的情况,也应及时就医。
轻症感染者居家对症药物治疗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无效,如果确实存在混合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另外服用抗病毒药前,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还应该考虑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用药剂量,避免不良反应。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感染后应优先考虑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关注用药安全问题。
目前,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两种常用且有效的抗流感药物,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特点。
奥司他韦对甲流和乙流病毒均具有抗病毒活性,可抑制流感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扩散,但是对其他类型的病毒无效,如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流感后尽快用药,需要每天服用两次、连吃五天。
另一种抗流感的新型药物为玛巴洛沙韦,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其消除半衰期比较长,全病程只需要给一次药。
目前玛巴洛沙韦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的适用年龄更小,幼儿则需按照体重具体计算给药剂量。这两种抗病毒药物均是处方药,建议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总之,在治疗和预防流感方面,新型药物玛巴洛沙韦相比经典药物奥司他韦,在用药依从性、药物耐受性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在治疗和预防流感方面,两者的作用相差不大,在用药经济性和适用人群方面,奥司他韦有更大优势。
一旦确诊了流感,应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发病后48小时是流感治疗的黄金期,此时期病毒复制活跃,及早用药能尽早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还能减少重症的发生概率。同时还需视情况给予对症治疗,比如出现高烧时要使用退烧药、出现剧烈咳嗽时用镇咳药等。
如何预防甲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环境卫生。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注意配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饮食规律,营养到位,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尽管不能完全杜绝感染,但可以有效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制作:张文华
初审初校:毕丽青
复审复校:温晓丽
终审终校: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