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室1床,诊断ARDS,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第八天……”,每天早上7点20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单元护士们一天的工作拉开了序幕。护士长主持每日晨间大交班,责任护士对每位患者的情况逐一汇报,包括前一个24小时内患者变化、诊疗落实情况、效果评价等。
汇报结束后,护士长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对疑问之处及时询问,对不妥之处及时指正,并及时带领大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如观察呼吸机曲线,血滤交接过程中的细节,为什么湿化罐加水不能超过水位线,S/T模式是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早交班逐步提高。
面对监护室环境改造后出现的观察死角,护士长带领大家创新了交班模式,由护理站固定交班变为“区域移动式交接班”,护士随着患者走。夜班护士始终守在病人床旁,接班护士全组按照区域进行集体交接班。在交班过程中,患者始终处于护理人员视线内,且组长可以同时看到患者情况,告知本组组员每位患者观察重点及护理注意事项,避免因为“不知道”而出现错误,保障患者安全。
晨间集体交班结束后,两两之间的床头交接班则更加全面细致。“大爷早上好,小李下班了,小王接着管您啊,昨天睡得怎么样……”,在亲切的问候声中,一一查看患者神志、导管、皮肤情况,使治疗、照护连续不中断,正确不出错。
“张大娘今天要做床旁,气管镜准备好”“李大哥可能要血滤,通路已经建立”“孙阿姨不会咳痰,备好口咽通气道”“王大爷嘴唇有点儿压,固定器换个方向”“小朋友喜欢听故事,记得一会儿给她放”,在一声声叮嘱中,护理人员将责任、专业、人文、爱心,一棒一棒传递下去。
没有标准,自然谈不上有效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但只有标准,没有强有力地执行,标准就成为一种摆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支护理团队始终坚持规范、严谨的交接班制度,对规范和制度不断完善,对流程不断改进,真正把患者安全和高质量救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筑牢医疗安全防线,带领一代代护理能手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