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想过,我会以援沪这种特殊方式来到上海,很荣幸能够参加这场战役,履行白衣战士的使命,见证国家强大的凝聚,人民万众一心的奔赴,英雄默默无私的坚守……这一幕幕,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次锤炼和洗礼。
远行4月25日接到通知,第二天7点集合,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带着老师们、家人朋友们的叮嘱,随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援沪医疗队踏上征程。

抵达抵达上海,昔日的喧闹繁华突然安静下来,我们被安排在锦秋路汉庭优佳酒店,虽然人力、物资缺乏,但是酒店工作人员竭尽全力为我们解决住宿、用餐问题。集训经过简单休整,队员们迅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入舱前培训中,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穿脱防护服的流程细节和相关院感知识强化,利用进舱前的缓冲时间加紧练习、培训、考核,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大家互相监督、指导、讨论、改进,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多的帮助别人,为上海防疫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入舱经过1天紧张有序的前期培训和准备,4月28日,我们入驻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山医大一院医疗队负责协助19病区,刘志宏队长带领我们熟悉管理病人流程,经过反复检查后进入病房,第一次接触新冠病人,第一次站在都是新冠病人的病房,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进舱前的焦虑在那一刻都消失了,赶紧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尽快熟悉收治病人的流程,医嘱系统、病历系统尽快上手,时间过得飞快,没有感到饥饿、没有恶心、没有胸憋气短……那一刻是开心满足的。

出舱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到了出舱时间,进入一脱间,仔细看了房间布局,有三个医疗废物桶,墙上有标识,站在镜子前慢慢褪下防护面屏,继续手消后脱防护服,一步一步,不慌不忙,到达二脱间,没有了开始的紧张和慌乱,顺利出舱,看着被汗水泡白了的双手,被口罩压出来的一道印,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有了第一次,后面的很多次已经成为习惯,但是小心谨慎一刻也没忘。病房纪实我们所管病人老年人居多,多为80-100岁的老人,他们基础疾病多,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慢性肺部疾病等,疫苗接种率低,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他们感染新冠病毒以后转阴速度慢、全身症状重,容易向重型转化。除了要规范化治疗新冠肺炎以外,对于患者基础疾病的管理也十分重要,我们要熟悉新冠病人的诊疗知识,每天下班之余会有多场培训,及时更新治疗方案,明确激素、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我们小组也会在群里讨论每个病人的注意事项及病情变化,及时识别危重患者,以免延误诊治,大家扬长补短、共同探讨,责任到人、互相帮助,得到了一致好评。因为我们对病人的认真负责,心率慢的患者及时安装临时起搏器、误吸患者及时行床旁气管镜、心梗患者被及时发现、心衰患者得以症状改善、焦虑患者我们及时安抚、双阴后无法回家老人我们妥善安置,一桩桩一件件,在这个特殊的地方,赋予了它不平凡的意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成了建设这个时代的点点星火。

回家援沪任务已结束,全程三十四天,从胆怯到勇敢,从生疏到娴熟,在最好的年纪做了最有意义的事情,战而无畏,归来无恙,风起,我们逆风而来;风停,我们平安归去,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