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强调中非要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和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形势下,中方将继续同非洲兄弟姐妹站在一起,团结抗疫、共克时艰,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今年年初,国内疫情暴发期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援非医疗队虽远在异国他乡,但仍心系祖国,牵挂着奋战在一线的同仁们。医疗队向一院援鄂抗疫英雄发出致敬信并积极捐款,还自编演唱励志歌曲《心手相连》,鼓舞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之际,医疗队坚守在非洲抗疫前线,积极协助受援国增强疫情防控能力,为抗疫合作贡献力量,展现出了中国医务工作者和非洲国家人民并肩抗疫的真挚情谊和责任担当。

为应对喀麦隆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在有限的防控条件下,医疗队加强自身培训,积极认真参加国家和省卫健委组织的线上会议、专家培训,学习疫情相关新知识和新形势,提高专业素质。医疗队采取一队一策,一人一策的科学方法,针对不同专科特点制定了疫情期间工作方案。加强组织管理,完善相应建制,成立医疗队内管理组、治疗组、监控组和后勤保障组等,分工协作。强化防控,医疗队每周进行防控技能演练,特别是口罩、帽子、手卫生、穿脱防护服等基本防护。


保护当地中资企业人员和中国公民健康,也是医疗队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疫情期间,医疗队第一时间向在喀同胞发出倡议书,号召并指导科学防控疫情。积极参与在喀同胞抗疫互助群的活动,从科普宣传到对症指导、在线服务,受益人数超过2000人。深入中资机构,加强对在喀中资人员防护知识的普及和指导,并对发热等可疑人员进行单独隔离、治疗、心理疏导等。

为帮助受援地更好地应对疫情,医疗队与当地医院开展密切合作,交流中国抗疫经验,展示中国抗疫成果,并对设立发热门诊、病人分诊、医护人员的防控要求提出了具体建议。在祖国后方的强力支援和物资保障下,医疗队代表总队向受援医院捐赠了部分防护物资,共同提升当地的疫情防控能力。医疗队还走进喀麦隆孔子学院,为当地学生举办了专题科普讲座,以实际行动共筑抗疫防线。

山医大一院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姆巴尔马尤)医疗队自2019年11月抵达受援地伊始,已接诊门诊病人11640人次,急诊122人次,住院289人次(每日外科、妇产科、骨科共同查房),抢救危重病人70人次,手术129例,针灸治疗5034例次,理疗科治疗4041例,心电图200例,B超282例,检验科化验2707项次,药剂科处方量2490张。为中资机构人员诊治66人次,为当地高层人士诊疗26次。面对相对落后的医疗环境,医疗队因地制宜,维修机器、购置氧气、成功开展了全麻手术。全体医疗队员为当地390名村民进行了义诊,包括高血压、白内障、疟疾等多种疾病的诊疗和健康宣教,并免费发放药物,受到村民好评。义诊活动还接受了喀麦隆国家电视台的采访报道,扩大了中国医疗队的影响。

山医大一院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姆巴尔马尤)医疗队在为当地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将继续与受援国团结合作,并肩战斗,共克疫情。以实际行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