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庚子这个春节注定让所有人刻骨铭心。农历春节,是海内外华人抖落乡愁、归巢过年的日子,年关将近,在外辛苦奔波了一年的人们,买上一张客票,开始一段旅程,满怀一腔思念,期盼一次重逢。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场来势汹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闯进了人们的生活,肆虐,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山医大一院迅速行动,积极采取措施,周密部署防控,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迅疾打响。


医务处作为此次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协调部门,按照上级精神和院方要求,1月中旬收到相关文件便开始行动,开始着手定方案、出规章、细流程,17日即组织全院学习相关知识,协调后勤保障处改造隔离病房,协调医学装备管理处着手采购紧缺物资。21日,医务处便印发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和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9—NCOV感染肺炎诊疗防控培训手册》,分发给各临床科室,以规范新型肺炎的诊疗流程;22日,在院党委和院领导的带领下,医务处多次与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演练。在肺炎肆虐之时,他们虽未冲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但同样为一线的战友们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援。

张春明作为医务处的处长,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电话24小时开机,全院任何一个科室有问题,只要打到他那里,他都要解决、协调;从发热病人入院、检查、隔离、确诊、转诊,每一个程序他都仔细琢磨,一改再改,别人都在休息过年,他却连续几天没回过家。初二走在路上听别人说“春晚”,他恍了个神,“春晚?我当时在干嘛?”想了半天,才想起来。24日除夕夜,一院收治的一例发热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张春明处长和感染管理科商临萍主任冒着严寒在发热门诊门口值守了好几个小时,协调转运车辆、联系定点医院、不断劝返围观群众,零点钟声快要敲响的时候终于将患者送上救护车。年三十,因为疫情取消了外出旅游的小段早上刚进门,就接到工作布置电话,开始忙活,这一下就到了晚上九点多。大年初一,大家都在吃团圆饭,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的小王却扔下了骨折刚痊愈的妈妈和一家子人,一大早就来到医院开始陪同查房、协调处理工作,整理第一批援鄂、支援发热门诊人员名单。
1月26日,大年初二,收到通知,医务处其他人员全员到岗投入工作。年前因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学装备管理处协调物资、备用病房等事情,小李把过年回家的车票一签再签,最后坐上腊月二十九最后一趟火车,回家过了个三十,大年初一就匆匆告别家人,又赶回工作岗位,整个车厢就他一个乘客,我们在办公室开玩笑“这是见识了人最少的高速路和人最少的列车,都是高级别才有的待遇。”玩笑归玩笑,手里的活可不能停,配合山西省卫健委和迎泽区疾控中心,填写各种报表,协调各科室的备用病房,发热病人的会诊、确诊、转诊,为援鄂医疗队准备物资组织培训送其出征。

为了更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期间全院各种突发状况,27日医务处全员轮值全院总值班,由医务处副处长李翠丽协调负责急诊医学中心和相关科室,解决滞留患者和会诊问题。与感染管理科、感染病科对组建增援防控疫情志愿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医护人员开展培训;协调眼科、康复医学中心、疼痛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病床作为疫情备用病房;对急诊医学中心、发热门诊、门诊开展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常规巡查,不断规范接诊流程;与健康山西网络平台合作,组织网上义诊医疗队,第一批共24个科室,159人报名参加;综合协调、车辆保障、职能部门各类支撑服务。作为医务处的一员,我们不能像一线的医护人员那样直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与它战斗,但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冲锋战士,
援鄂的医师是逆风的行者,
我们是你们身后坚定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