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缭云:山西省医疗救治专家组核心专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疗和防控专家组组长、感染病科主任。
在17年前就经受过SARS考验,获得卫生厅抗击SARS嘉奖的山医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张缭云是一位学者型专家,这位通常说话轻声细语的专家在提到自己近三个星期满满的日程安排时,坚定地说:我这次也算是重返战场,虽然疫情来势汹汹,甚至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这次防控阻击战中,张缭云主任作为感染病资深专家临危受命。
1月15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呈现上升趋势时,她去省卫健委参加了国家卫健委举行的全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远程视频工作会议,回来后立即在16日和17日科室晨会交班时间紧急对本科室医护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

1月17日,她又作为医疗救治专家在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武晋带领下马不停蹄地到山西白求恩医院、省人民医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调研和督导新型冠状病毒医疗防控准备工作。1月22日至24日(腊月二十八、二十九、除夕),在全国人民返乡团圆的时候,她作为国家应急专家逆行去外省福建进行疫情督导防控工作。当腊月二十八下午3点多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通知时,由于年底岁末,票源紧俏,只能转机北京再去福州,到达福州时已是晚上12点多。腊月二十九又转战厦门,短短两天,从省级三甲医院到基层社区医院,调研了8-9个单位,督导检查发热门诊设置流程、人员和硬件配置,指导会诊定点医院收治的疑难重病患者,腊月三十,终于赶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前,圆满完成督导任务返回太原!

山西的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她作为省级专家多次指导地市、地方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省医疗救治专家组核心专家,参加了山西省汾阳市人民医院疑难危重患者会诊、太原市四院的多次会诊,评估我省第一例患者痊愈出院,分身乏术的她还微信、电话指导临汾、朔州、繁峙等地患者的救治工作;作为院级专家组长,她更是有许多义不容辞的责任,制定医疗救治工作预案以及开展“新冠”知识培训、为驰援湖北的第一、第二、第三批队员进行岗前培训等工作,……电话不断,讲话不断,几乎说破了嗓子,这几天她尽量不多说话,尽量以打字和发信息、发微信代替。
保证疑似患者及时隔离救治

全国的新确诊病例持续增加,面对蜂拥而至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张缭云主任说:“发热门诊和感染病科的留观病房就是防控阻击战的一线,我们都是战士!”

1月22日,感染病科听从医院领导的决定,积极响应医院会议精神,腾空感染病科全部病房,接收疑似患者的住院隔离,全科医护人员取消休假,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准备阶段,准备一次性用品、清洁消毒病房、调试治疗带是否完好、张贴各种标识、准备工作人员休息室、用餐室,整理出收治疑似留观患者床位,请来院感染管理科的专家为科室人员强化“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应急演练”……

1月24日(农历腊月三十),感染病科正式收治了第一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为了更有利于接收疑似患者,科室医护人员把隔离病区分为“三区两通道”,最内侧是隔离病房,向外依次是潜在污染区(办公区)、缓冲间和清洁区,内侧通道是患者通道,外侧是医务人员的通道。

作为一家常年流感监测的定点医院,从1月下旬开始,发热门诊出现超负荷状态,疑似留观患者不断增加。为此,医院紧急抽调兄弟科室医护人员增援感染病科,而张缭云主任也开始全天候全方位关注疫情、关注工作运行。她在已建立工作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方案,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落实责任,全面严格排查,切实找准并有效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链条,确保不出任何疏漏;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合理安排作息,有效缓解医护人员身体和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够安全安心、持久工作,甚至还见缝插针地配合媒体录制几段科学防控病毒的公益宣传视频。

值得安慰的是,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检验科的得力援助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预实验顺利完成,正式接受标本检测,使得针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及时检测迈出可喜的一步;又正逢省科技厅“新冠”专项项目申报,在院领导支持下,张缭云主任带领团队、组织医院相关专业,联合全省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或定点医院,申请了开展新型肺炎诊疗的科技攻关课题并成功获批。该课题以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因溯源,尽快揭示病原感染后引起炎症反应的机制和规律,尽快解决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的关键问题,提高医院应急救治的能力。

疫情无情人有情,山医大一院感染病科在自身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派出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医护人员们每次查房时通过得体、亲切的交流:“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的吗?”给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疫情防控责任重于泰山,”张缭云主任说,“这场‘遭遇战’剥夺了春节的太多欢乐,可又产生了太多感人的故事,参与战斗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用他们尽职尽责的工作,表达他们热爱科室,热爱医院,关心患者的感情!加油,这场战役我们一定能赢!